抑郁症——感觉不舒服,可能是大脑炎症

   发布时间: 2021-10-22    访问次数: 844

我们都有过室内或户外锻炼的经历,在运动过程中难免出现肌肉损伤,特别是经历一些高强度的锻炼后,身体极度酸痛,甚至出现头痛和发烧的症状,这是运动强度过大导致身体出现了炎症反应,这种炎症不仅仅发生在损伤的肌肉处,我们的情绪、睡眠和饮食起居也可能无意间受到影响。

不久前,我通过一门拉伸课程对炎症有了深刻认识。这门课程看似平静和放松,动作也没太大难度,整1小时的课程只包含大约4-5个动作,每一个动作都要求极度拉伸,我的身体缺乏这样的锻炼,因此,每一个动作对于我都是挑战。那一次,课程的核心是针对下半身的拉伸,跟着音乐和指令,每个学员都认真的做着缓慢的拉伸,而我却上演着咬牙切齿的内心挣扎。好不容易等到这节课结束,我的双腿已麻木,站立和行走的每一刻都很疼,看来腿部的一些肌肉受伤了。接下来疼痛搅得我睡眠不安,内心莫名烦躁,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几天。

间隔很长时间后,我又去参加了这样的课程,还是类似的拉伸,类似的经历,于是,我因忍受不了这样的疼痛、睡眠干扰和焦躁而放弃了这门课程。

临床上,一些细心的医生发现,很多癌症病人服用一段时间的干扰素后,会逐渐出现失眠、厌食、乏力等症状。干扰素是一种蛋白质,它能导致促炎性因子的大量释放,使身体内的炎症反应加剧,调动人体免疫系统去识别和对抗这些癌细胞或病毒感染。

身体肌肉损伤和感染竟然能影响我们的情绪、睡眠和食欲,好像我们的大脑能时刻觉察到身体深处的事件,对此做出了反应!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Alessandra Borsini博士通过生物学实验发现,病患的血液也能影响正常脑细胞的生长。她和其它同事收集了一些患有丙型肝炎病人的血液,这些病人都长期服用干扰素,其中有一些病人已经患上抑郁症。从血液中分离出血清,然后被混入其它培养液中培养人脑的海马细胞,几周后,海马细胞的生长情况并不妙,生长和分化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特别是从患抑郁症的病人体内收集的血液,造成了大量海马细胞死亡,明显不利于海马细胞的生长。

Alessandra Borsini博士认为,这与免疫系统激活释放的炎症因子有关,由于长期服用干扰素,体内长期处于炎症状态,显然这些炎症物质不利于脑细胞的生长。当身体有炎症时,这些物质或许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大脑,或者将一些炎症的信号传递到了大脑。那些已经患上抑郁症的病人,体内的炎症反应持续时间更长更强烈,血液中可能聚集了大量的炎症反应相关的物质。

生病后,我们都感觉不舒服,不愿意出门,原本感兴趣的活动也不想参加。这些情绪和行为变化并不是出于对疾病的担心,也不是因为害怕疾病发展严重,所以决定不出门、决定吃不香睡不好。这些症状不受我们的意志控制,本身就是炎症症状。当身体出现炎症时,我们的大脑也收到信息,大脑也发炎了。

过去很长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身体外周和大脑是两个系统,被血脑屏障阻隔着。血脑屏障由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及星型胶质细胞组成,这一道关卡是为流向大脑的血液所设立的。血液不仅输送着营养物质,也含有各种对身体有害的代谢废物、细菌或病毒等。这道独特的屏障严格限制了血液中大部分物质进入大脑,是维持大脑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人们也一直认为免疫系统是人体外周组织所特有的,大脑内没有免疫系统。

大脑内各类信号的传递方式,主要是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完成,在信号的传递过程中,伴随着脑内不同成分的小分子物质浓度的变化,正是这些浓度改变蕴含了各种传递信息。为了保证大脑功能的正常运作,就需要尽量避免大脑内的各类信号和物质浓度受到干扰。由于这道屏障的存在,身体外周存在的对大脑有干扰或毒性的物质大部分都受到阻隔,一些致病菌也被身体外周的免疫系统所消灭,这样能保证大脑内部的环境维持在较稳定的状况。

如果大脑失去这道屏障的保护,血液中游离的各种物质就能轻而易举的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脑组织,影响脑内的各种信号传递,这后果是可怕的。没有这道屏障,吃一顿饭都会扰乱大脑功能,营养物质分解吸收进入血液,与此同时,血液中配合血糖浓度变化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也发生改变,这些都会给大脑内的环境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扰乱正在进行的信号编码和传递,造成脑中毒死亡。

脑内的小胶质细胞承担着免疫和保护工作,胶质细胞具有长长的触角,伸及各处,时刻检查着脑内是否存在异常。为了保持大脑能高效工作,胶质细胞负责剪除神经细胞之间不必要的突触连接,清除死亡神经细胞碎片。大脑和身体外周各有一套免疫系统,有了血脑屏障这道关卡,细菌、病毒及有害物质就被隔离在人体外周,让外周的免疫细胞们好好对付它们,产生的红、肿、热、痛炎症反应有时会很剧烈,由于血脑屏障的作用,这些异常情况都被尽量排除在人体外周。

当大脑出现血管破裂(如中风)、细菌或病毒感染(脑膜炎)等异常情况时,脑内免疫系统激活,小胶质细胞释放特定信号,促炎性细胞因子随即在脑内释放,这种情况下,大脑开始出现炎症反应。这和外周的炎症反应存在一些差别,脑内释放的促炎性因子影响神经细胞对外界信号的编码及信号传递,炎症症状不是红、肿、热、痛的感受,而是影响我们的言语、视觉、思考、记忆、行动、情绪、决策、食欲、睡眠等方面。

组成血脑屏障的细胞一个挨一个,紧密的排在一起,包围着大脑组织外的血管,像砖块垒成的一道圆筒形墙面,血液在其中通行,这些细胞之间存在细胞间隙。当身体外周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或长期处于炎症状态时,血脑屏障的细胞间隙可能病理性的增大,此时,外周血液中已经聚集的大量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趁机溜入大脑。自身免疫疾病是预示抑郁症发病的高危因子,糖尿病,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等,因为体内炎症反应,更容易引发大脑的炎症。

除了血脑屏障的间隙这一途径,炎症还能通过分布于全身的迷走神经,将外周的感染和损伤等信息传到大脑。因此,当我的肌肉损伤后,免疫系统通过各种途径忙着把这些情况传到了我的大脑。当我们得了严重感冒时,除了打喷嚏、发烧和流鼻涕,大脑也受到影响,使我们四肢失去力气、头脑沉重、头晕、思维不清晰、情绪低落、食欲不振。

长期牙痛和不健康饮食引发的肥胖也是大脑炎症的原因之一。耶鲁大学医学院Ronald Duman教授所在的研究团队发现,高脂肪的不健康饮食使大鼠更容易焦虑,出现类似快感缺失的典型抑郁症症状。喂养大鼠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4周后,大鼠的胰岛素信号通路和神经突触的可塑性发生异常变化,脑内免疫系统激活,多种促炎性因子水平上升,不健康的饮食能激活体内的免疫系统,增加焦虑和抑郁风险。

大脑和身体以我们无法觉察的方式沟通。剑桥大学的Edward Bullmore教授在大脑炎症上颇有见解,并将他的观点写入他的著作《The inflamed mind》中。他认为,人们习惯将大脑和身体分开解读,身体和大脑毛病由医院的不同部门负责,而未来应该考虑将精神疾病和身体上其它症状结合起来,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诊断和治疗疾病。

令人意外的是,当我们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时,大脑也会出现发炎,压力能同时激活脑内免疫系统和压力调节机制,这可能是具有进化优势的生存机制。炎症一般都出现于个体处于虚弱状态,或受到外界威胁、攻击或伤害时,大脑炎症反应和激活的压力调节机制会使人们警觉性增加,减少社交活动,由于兴趣和目标导向性降低,也减少了为了达成某些目标而产生的活动。远古人类祖先长期处于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中,一方面要做好打或逃的准备,另一方面也为可能出现的损伤做好准备。

除了受到压力的同时激活,炎症和压力调节机制也能彼此影响,当大脑发炎时,压力调节机制似乎也得到消息,相应的得到激活。身体外周的促炎性因子进入大脑后,影响与兴趣和动机有关的皮质纹状体活性,抑制脑内多巴胺的产生并激活杏仁核的活性,杏仁核将这些信息传递到下丘脑,因此,压力调节系统随之激活。脑内炎症还阻碍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大脑内非常重要的物质,能帮助维持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是神经细胞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的释放,这种物质在海马、大脑皮层、基底前脑等区域分布较多,因此大脑炎症也影响学习、记忆和高级思维活动。

实际上,有些抑郁症患者身体和大脑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埃默里大学Jennifer Felger教授所在的研究团队,分析了抑郁症患者外周和脑内的免疫激活情况。他们在研究中关注了外周血液和脑脊液内C反应蛋白的浓度,C反应蛋白一直是判断免疫激活的重要指标,结果显示一部分患者外周和脑脊液的C反应蛋白含量都比常人高,这些患者大脑处于炎症状态。

大脑发炎后,脑内的促炎性因子恰好和抗抑郁药物在大脑内做的事相反,促炎性因子能增强神经突触前膜对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甚至抑制神经递质前体的合成,降低突触间递质的浓度。因此,炎症不仅带来抑郁症症状,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同时又削弱了抗抑郁药物的作用。

这让在医生和研究人员备受启发,感染生病后,服用抗炎药就能治好头晕和头痛,利用抗炎药物也许能改善抑郁症。虽然抗炎药用于抑郁症病人的风险未知,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已经联合医院着手这类尝试。由于通常使用的SSRI等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只有不到一半的病人症状得到缓解,抗炎药给临床抑郁症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丹麦奥胡斯大学临床医学研究部门的Ole Köhler‐Forsberg医生分析了世界上36项涉及抗炎药物的临床实验结果,这项研究共包括近万名抑郁症患者。总体来说,有6类抗炎药物和传统抗抑郁药物的合并使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抗抑郁药物,其中4类抗炎药物,单独使用也能改善抑郁症。

科学研究不等同于药物研发,要求快速而新颖,病人服用抗炎药后几周,这些令人满意的结果便公布于众了。仍然很难说,长期服用抗炎药是否对人体有伤害,是否反而加重抑郁症病情,目前,我们仅了解到,大量或长期服用抗炎药,可能引发胃溃疡、中风和心脏病。

抗炎药经过口服进入血液后,主要停留在外周血液循环中,这些药物分子同样受到血脑屏障的阻隔,据估计,不到2%的药物分子能进入大脑。如果是外周身体出现伤口或致病微生物入侵而感染,服用抗炎药物后,能快速缓解炎症对身体和大脑损伤,而压力等原因导致的脑内炎症,口服抗炎药物对抑郁症的改善效果将大打折扣,如果大量增加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炎药的剂量,又会超过外周免疫系统能承受的范围,真正进入大脑的抗炎物质还是很少。

为了避免血脑屏障的阻隔,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Peter Rheinstein博士和Steven Lehrer医生联合发明了一种给大脑服用抗炎药的方法。他们最初从治疗背痛的药膏贴得到灵感,这种药膏贴在靠近头部的脊柱部位,穿透皮肤软组织和硬膜,药物分子就能进入脑脊液循环,真正在脑内发挥功效。硬膜是阻碍药物分子完全吸收的一大障碍,他们相信,相比血脑屏障,药物更容易穿透硬膜而进入大脑。

脑中的炎症就像森林之火,小小火种能不断蔓延和发展,最后将整个大脑都置于烈火之中,所到之处,脑细胞生长受到抑制、死亡速度加快。我们并不知道这股炎症之火在大脑内的作战路线,似乎并不存在易感染脑区这样的说法,炎症的信号释放后,便随着脑脊液循环,到达脑内各个地方。当海马组织聚集了大量炎症物质时,不光记忆能力下降,认知能力也受损。也有研究表明,当炎症波及杏仁核时,使我们呈现社交恐惧的病态。如果大脑长期处于炎症状态,还会使你变笨、变迟钝、手脚不灵活、失去动作协调性,因此,你也更可能患老年痴呆症(也称阿尔茨海默)。

  某些情况下,抑郁症和大脑炎症可能是睡眠问题和你的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荷兰几所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抑郁症症状和大脑炎症状况并不总是直接关联,他们也由其它原因导致。抑郁症患者中约有1/3病人的大脑处于炎症状态,在这之中,只有一小部分病人的抑郁症是由大脑炎症直接引发,这类病人服用传统抗抑郁药物的效果并不好,如果能及时查出炎症,给予这类病人抗炎药物治疗,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大大减少社会上抑郁症的患病人数。

                                                                          常州大学医疗保健中心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

医疗保健中心
中心地址:8号辅楼一楼(科教城校区)
联系电话:0519-86330120    83290120(科教城校区)
邮箱:ybzx@cc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