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标准

   发布时间: 2025-04-23    访问次数: 10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青少年标准

    智力正常;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有心理自控能力有健全的个性特征有自信心有心理耐受力。

                                         常州大学医疗保健中心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

医疗保健中心
中心地址:8号辅楼一楼(科教城校区)
联系电话:0519-86330120    83290120(科教城校区)
邮箱:ybzx@cc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