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相关知识:窗口期和阻断药你了解吗?
发布时间: 2025-09-10 访问次数: 10
01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HIV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当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会导致免疫系统逐渐受损。在感染初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仅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多个器官出现机会性感染及罕见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根治艾滋病的方法,全世界仍无有效预防感染的疫苗问世。科学家还预测,在未来好多年里都不大可能研究出来有效的疫苗。在一定的时限内,科学的发展也有自己的疆域。
02
艾滋病感染的自然史和分期
艾滋病感染分为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三个阶段。
窗口期(Window Period)
定义:指从HIV病毒侵入人体到血液中能够检测出病毒相关标志物(如核酸、抗原或抗体)之间的时期。在此期间,尽管已经感染,但常规检测方法可能无法发现感染证据。决定因素:窗口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所使用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如第四代、第三代试剂)和个体免疫反应的差异。窗口期长短(基于现代检测技术):核酸检测(NAT):约 10-14天;第四代抗原抗体联合检测:约 2-3周;第三代抗体检测:约 3-4周。【权威建议】:高危行为后4-6周进行检测,结果阴性即可基本排除感染;3个月时复查阴性可完全排除。
窗口期的关键特点:
1. 具有强传染性:此时患者体液(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的病毒载量非常高,极易通过相关途径传染给他人。
2. 检测结果可能为阴性:在窗口期内进行检测,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因此,一次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感染,必须根据末次高危行为的时间计算,在窗口期过后再进行复查确认。
急性感染期:通常发生在接触艾滋病病毒后的2至4周内。此阶段HIV在体内大量复制,病毒载量可高达10万至100万拷贝/mL血浆,同时导致CD4+T淋巴细胞数量急剧下降。约50%-70% 的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流感的临床症状。在此期内,通过检测可在血液中查到HIV RNA(病毒核酸) 和 P24抗原,但可能无法检测出HIV抗体。这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先是IgM,后是IgG)尚未或刚刚开始产生,其浓度不足以被检测到。这也正是“窗口期”概念的由来:从感染病毒到能够通过检测方法可靠地检出感染标志物(如抗体)之间的时期。因此,如果在高危行为后不久进行检测结果为阴性,仍需在窗口期过后(通常为4-6周)进行再次检测以最终确认,否则极易造成漏诊。
03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 性传播∶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男男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性越高。性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 血液传播∶公用注射器,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针灸、拔牙、穿耳、纹眉等侵入人体的器械均可能引起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 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时,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婴儿。
注意!!
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离开人体后,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打喷嚏以及蚊虫叮咬也不会感染艾滋病。
04
艾滋病的常见症状
1.头痛
这种症状影响了两分之一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四分之一以上的人患有慢性偏头痛。
2.发热
艾滋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发热。早期因病毒血症导致发热,后期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后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亦会导致发热。
3.淋巴结肿大
健康的淋巴结是不可见的,但一旦感染,它们就会肿胀,看起来就像硬疙瘩。随着感染的进展,更多的淋巴结可能会在全身肿胀。
4.咽喉痛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可能会感到喉咙痛,有人会反复发作。
5.皮疹
由于艾滋病病毒引起的病症或服用艾滋病毒药物的副作用,皮疹可能会发展,出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面部,胸部,手部和脚部。
6.肌肉和关节疼痛
HIV感染的其他常见症状是慢性肌肉和关节或身体疼痛,以及风湿性疾病。
7.口腔溃疡
由于免疫系统较弱,大约三分之一的艾滋病患者会出现口腔溃疡。这些疮经常反复发作并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8.生殖器溃疡
由于免疫系统较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往往会出现频繁和严重的疱疹爆发。
9.盗汗
约有一半的人患有这种症状,或者并发结核感染出现盗汗。
10.腹泻
腹泻是艾滋病毒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营养不良会加剧由疾病本身或药物引起的腹泻。
【极其重要的提示】
上述所有症状均为非特异性,意味着它们可能由上百种其他疾病引起。出现这些症状 ≠ 感染HIV。许多HIV感染者在数年无症状期内没有任何症状。唯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进行HIV抗体/抗原检测。 如有高危行为,请务必前往疾控中心或医院进行专业咨询和检测。
05
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一)预防经血液传播
1.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2.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3.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4.患者需要接受打针(注射)和治疗时,要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经过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绝对不能共用注射器。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眼、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他人血液和伤口。在清理他人血液或为他人处理伤口时,应该戴乳胶手套或用遮盖物品(如干净的手绢、一厚叠纸巾)来保护自己的皮肤,以避免艾滋病病毒的入侵。
7.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或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8.不要玩废旧的针头、输液器等医用垃圾,这些都是疾病传播的隐患。
(二)预防经性途径传播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病毒的根本措施。
2.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注意!!
何时服用阻断药能预防感染?
发生高危行为后,可在72小时内(越早越好)去医院就诊,服用阻断药,阻止HIV病毒的感染。
阻断药成功率:
2小时内阻断效果最佳;
24小时内服用,阻断希望也很大;
72小时内服用仍有希望成功;
72小时后一般不推荐启动阻断服药,其预防效果会显著降低,且有效性缺乏充分的数据支持,但并非绝对无效。
【至关重要的补充信息】
1、全程服药:一旦开始服用,必须严格遵医嘱每天定时连续服用28天。漏服、停药会极大增加阻断失败的风险。
2、专业评估:医生会评估你的暴露风险,以决定是否有必要服用阻断药。
3、副作用与费用:需了解药物可能存在副作用且需全部自费。
4、必须检测:服药前需进行HIV检测以确认处于未感染状态,服药结束后仍需按医嘱(通常是在暴露后的4周和12周)进行复查,以最终确认阻断是否成功。
艾滋病严重威胁生命健康与社会安宁,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它潜伏隐匿,传播途径多元,一旦染病,免疫系统受损,身心遭受折磨,治疗艰难且费用高昂。为己为人,务必洁身自好,规范医疗行为,提高防范意识,共筑防艾坚固防线。
——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常州大学医疗保健中心